古琴学习指导,古琴教学基础入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琴学习指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古琴学习指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自学古琴,需要怎么做?
自学古琴,其实也不难!但学会容s易,学精难。会,即是掌基本的弹奏方法,如挑抹,勾剔,打摘,劈托,轮指等基础指法,通过单练,熟而生巧,然后再练习简单的曲子,融合已熟悉的指法。精,则需要大量的习练各种难度的曲子,融汇贯通所有指法技巧,通过长时间的训练,积累演奏经验,达到琴人合一。当然,其间少不了多看自学教材,从初级到高级,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下去,多看教学视频,我在头条发布各大古琴***的古琴教学***,都是入门级的,欢迎大家来观阅学习!
1,,买一套《琴学备要》顾梅羹著,上下两册。从指法篇直接入手学习。这比很多外面的老师都要规矩。
2,准备一套《存见古琴指法辑览》,今后你遇到任何不会的指法,就从这里找。
3,学会识简谱。
4,你可以开始自学了。曲目从琴学备要里选。建议你从《阳光三叠》开始学习如果你天赋异禀,直接从琴学备要下册第一篇《广陵散》开始,借鉴此篇后记《广陵散指法析微》,连同《存见古琴指法辑览》,可以让你学很多年,知道你热情退却。
注:如果你从阳关三叠开始学习,恭喜你,你会学会一首琴歌,而且是经典中的经典。如果你从广陵散开始,恭喜你,你至少能学会一个开头,淡淡下指,也能吓退司马十万兵,哈哈。
自学古琴需得道有法
其实不建议自学古琴,至少在最开始的阶段,打基础的阶段不要自学
学过古琴的朋友都知道,做同一个指法,用手指的不同位置,不同位置用劲,出来的音色都是不一祥的。所以在基本功的部分,强烈建议找到一个正规老师学习,如果实在条件有限,也可以寻找到一个好的老师的***教学都是可以的。
在学完基本功之后,对于古琴的有一定的自己的理解之后,是可以***取自学的方法的。这时候就要多听,多看名家演奏的***,学习名家的感觉,熟悉旋律进而卡准节奏。
有了这样的过程,可能你的古琴学习之路也会更加的畅通。
青岛市古琴学会一直致力于古琴的推广和传播,欢迎各位琴友们多多关注和点赞哦~
古琴当然不!能!自!学!刚开始学指法,没有老师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对不对,你的每个手指都有要求,你觉得看***你能知道吗? 再有,古琴曲讲究韵味,但谱子是不写有一些装饰音的,这些需要老师根据他的经验,告诉你这里应该加,这里不能加。 所以古琴绝对不能自学,还是去找个老师吧,既然真心喜欢,就一定要学得正确,千万不要走歪了
古琴可以自学,但是还是建议刚开始的时候报班学,因为你要学右手指法,左手指法,这些有专业老师指导会更好一些,你有什么错误也可以帮你指出来,然后你再自学,至少不会存在基础的指法错误,基本功很重要。
古琴初学者怎样自学古琴?
对于初学者来说,选一张音色不错,手感也比较合适的古琴,就大概可以结合价格考虑购买了。但是鉴于你还没有学过古琴,不知道这些怎么去判断,所以会比较建议你先自己了解一些关于古琴的知识,然后再多去看看琴,名琴阁有练习古琴也有名家古琴。不要什么都不知道就想能挑一张好琴,不现实。如果预算多的话,可以直接选名家古琴,譬如倪诗韵的古琴和丁永贵的古琴,性价比都比较高。
古琴初学者怎样自学古琴?
对于初学者来说,选一张音色不错,手感也比较合适的古琴,就大概可以结合价格考虑购买了。但是鉴于你还没有学过古琴,不知道这些怎么去判断,所以会比较建议你先自己了解一些关于古琴的知识,然后再多去看看琴,名琴阁有练习古琴也有名家古琴。不要什么都不知道就想能挑一张好琴,不现实。如果预算多的话,可以直接选名家古琴,譬如倪诗韵的古琴和丁永贵的古琴,性价比都比较高。
古人是如何学习古琴等乐器的?
我看到这个问题已经有一些老师给出了学习古琴的专业答案,非常精彩,我想补充一点。
古琴的入门非常简单,但是古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是需要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我们去揣摩古人习琴的方式有一点遥远,但是从一些诗书典籍里可以知道,他们追求的更多是精神境界的高雅淡泊,弹古琴的过程更多是在做一个修身养性的自身调整,而非单独演奏一门乐器。
一为礼序,比如我姥姥说她在老家山西在她姥姥那辈规矩极大。吃一顿饭就要有几十个规矩。食不言寝不语,只能吃面前这几道,每盘不可连续夹菜超过三下等等。无关贫富,大家子有大家子规矩,小家子有小家子礼仪,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自古就是一个非常有礼仪的民族。而古琴作为礼乐的代表,处处体现着一种天地人的自然法则和礼序尊卑。既谦和又具风骨,它作礼器与文器多过乐器。所以古人习之,有很多礼序是不必现学的,他们从出生起就被家庭灌输了这样的知识和文化细节。上手既全,大家看红楼梦,林黛玉7岁上京,已经会古琴了。也就是说从5岁开蒙起,四艺的传授就已经开始了。
二为文史知识的累积。还用红楼梦举例子,一家子孩子们都8.9岁年纪,已经都学到了四书五经,他们的文化积累程度估计已经超过现在普通大学毕业生的文史知识储备。上手弹琴时,意境与音韵几乎浑然天成,不用多言。就好像我们天天玩游戏的话,说起游戏里的一些细节直接就理解了,不玩游戏的人你说半天他也未必能明白你在聊什么。
以上我的浅见。古琴是真的很好听。共赏。
古代学习内容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到后来只剩琴棋书画四项,这些技艺的学习当然是请老师来教的。
在周朝很重视音乐的,那时候的大司乐除了演出以外,有关音乐的行政,教育等包括各种演出规格,以及律制的制定,还有乐器修造,人才选拔,都有专人负责。这就算古代的音乐学院,贵族子弟就是在这里学习的。
在风月场所的“艺妓”,她们有专人培训。
后来一些外族乐器进来以后,如在戏曲班子或婚丧嫁娶的乐队班子等,他们都是入了行之后通过[_a***_]传徒弟的方式,口耳相传学到的。
抛开神话传说,最早一批见于史料记载的琴人,是春秋时期的钟仪、师曹、师旷等一批乐工。乐工也者,地位不高,如钟仪曾为奴隶之身,师曹受三百鞭,诸如此类。春秋上承西周,教育以官学为主,非贵族子弟不能读书。是时距私学兴办尚有一段时间,而民间藏书稀少,身份悬殊也必然导致乐工们很难接触到除自身技艺以外的文化产品。其中师旷或者是一个例外,但其能于国君前侃侃而谈,指责为政者得失,已不能以寻常乐工视之。
这时的琴人,尚不具备文化的自觉性,当然更没有后世所谓的琴道。但他们的确是所有琴人共同的前辈。换言之,很难想象彼时的琴人学琴之初所重视的不是一技一艺的传授与承袭。春秋末期,礼乐崩坏,第一批文人身份的琴人开始出现。孔子学琴于师襄的故事已经被人说烂了。且不说孔子家语真伪如何,单就故事本身,也充满了某种***色彩。当然,圣人言行,当有不同。但一个人不能代表一个群体,何况这个人还是几千年才出一次的圣人。故而,孔子不具备代表性。
那么,这一时期普通的琴人是怎么看琴的?史记中有邹忌以琴相齐的故事,其中有评琴之论“攫之深,醳之愉。钧谐以鸣,大小相益”,苏轼说“此言为指法之妙耳”。由是可见,虽然先秦诸子喜用譬喻,但邹忌就算谏王之时,也仍就指法而立论,而非空谈琴道。另一个更直接的例子是伯牙向连成学琴。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其师连成带其往东海听海水洞涌,山林杳冥,乃为水仙操。可见,在当时,即使名师如连成,奇才如伯牙,也是先学琴技,而后才移情的,并非一开始就奢谈琴道云云。另外,这个故事记载在东汉蔡邕所作琴操之中,虽然蔡邕在琴操序言中水了很多如御邪僻,防心淫之类的道德文字,可仍在不经意间露出了真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琴学习指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琴学习指导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10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