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案例学习,指导案例1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指导案例学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指导案例学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法考案例指导用书有必要买吗?
有必要。
虽然网上有很多的案例,但是分析的内容不多。 案例大多来源于指导案例,通过整理出法考考点相关情节,根据命题技术规范进行加工而成。案例分为初阶案例和进阶案例,初阶案例为单科出题 进阶案例为实体、程序交叉学科出题。 每一个案例主要包括案例指引+案情+问题+解题思路+答题要点+扩展分析等内容。分析指导用书有助于掌握各个部门法主观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有分歧的理论知识点,司法部通过案例分析呈现所持的观点,这些都是主观题复习备考过程中需要予以重视和学习的。 学会辨别和取舍,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实战演练。
法考案例分析指导用书用处还是非常大的,通过案例分析,从中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可以有效的与考试结合起来,是知识与应用融会贯通,更有利于系统的把握,掌握法律知识点。
有必要买。
法考界的《案例分析指导用书》由司法部官方编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笔者推荐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该书反映了命题者命题的思路和方向,只要下功夫吃透,能够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
二是该书非常有益于提升法学生的文书写作、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这本书不仅能够在“命题”上提供指导,着重指出了要考的重点,在“答题”上也能够反映答题的思路。考试可以在考试中模仿其答题的语言风格、要点捕捉和规范用语。对于应试而言,这本书可谓法考的“黄埔军校”,既练战斗力,又练严谨性,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如果有充分充足的时间来备考的话,即便不从应试角度,建议也要从巩固自己所学、提升思维方式的角度,深度阅读这套书。而这套书能够让你立刻建立起主观题的应试模式,特别是其中的三段论应用的炉火纯青,看的很过瘾。
在看书的过程中,多分析琢磨一下编者是从哪个方面哪个切入点思考问题的,从哪里提笔,到哪里收笔。其中的刑法编,我觉得每一个案例中的每一个问题的每一个答案,都没有废话,干脆精炼。
总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本指导用书就是法考的“器”,其通过具体案件事实陈述、案情分析、法律关系界定、法律知识运用,打通你的“任督二脉”,消除你的模糊概念和错误认识,是提高自身法学素养的加强版,希望该书能帮助你用你之所学、思法之适用、知法之境界。
关于隔代抚养家庭教育指导案例报告?
身边曾有过很多留守儿童,小时候很羡慕身边的他们,觉得过年父母可以给带回很多好吃的,新衣服还有零花钱花,可是回过头再看,多么庆幸父母当时在自己的身边。
隔代教育者很多时候在孩子身上的要求就是吃饱穿暖,磕不着碰不着,没有教育这两字可言。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我觉得更多的时候收起隔辈亲。有原则的管教孩子。
滥用权力罪的追诉时效指导案例
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滥用职权罪的追诉时效为10年,即从***行为完成之日起10年内进行***。
例如,如果一个人在2010年***,那么在2020年之前可以对其进行***,2021年起就不能追诉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行为持续不断的情况下,追诉时效应当自行为最后一次行为完成之日起计算。
李某曾任某省市公安局局长,在担任该职务期间,他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违反规定为他人办理公务等。李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罪的追诉时效为10年。但是,由于李某在担任公安局局长期间,他的行为一直没有被发现和举报,直到他离职后才被揭发。因此,李某的***罪追诉时效应从罪行发现之日起计算,而不是从他离职之日起计算。最终,李某因***罪被判处***10年。
案例二:某公司总[_a***_]张某***案
张某担任某公司总经理期间,***,利用公司的资源收受他人贿赂,违反规定为他人办理公务等。张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罪。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罪的追诉时效为10年。但是,由于张某的***行为被发现后,已经超过了10年的追诉时效。因此,张某的案件已经属于过失犯罪,不能再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结论:
***罪的追诉时效一般为10年,但是在具体的案件中,追诉时效的计算方法会因情况而异。在案件发现后,应该及时***取措施,尽可能地保留证据,以便在追究刑事责任时能够有效地证明事实,避免因追诉时效问题导致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指导案例学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指导案例学习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1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