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怎么写

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怎么写

cysgjjcysgjj时间2024-04-10 00:03:28分类经验交流浏览26
导读: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1+1=2,数学家陈景润废寝忘食数载苦苦钻研的这一课题,到底有什么重大意义?1+1=2,数学家陈景润废寝忘食数载苦苦钻研的这一课题,到底有什么重大意义……...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1+1=2,数学家陈景润废寝忘食数载苦苦钻研的这一课题,到底有什么重大意义?

1+1=2,数学陈景润废寝忘食数载苦苦钻研的这一课题,到底有什么重大意义

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研究的“1+1”并非算术的1+1,许多人也误以为陈景润在研究1+1为什么等于2,算法是人类定义的,不需要研究。陈景润研究的“1+1”其实是哥德巴赫猜想的代名词。

哥德巴赫猜想是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猜想只有一句话:任何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之和,例如12=5+7,14=3+11,16=5+11(质数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例如2,3,5,7,11,13,17等)

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普通人完全可以看懂题目,但关心的不是如何证明它,而是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换个说法,证明这些与人类生活毫不相关的数学猜想有什么用?

哥德巴赫猜想, 这个话题其实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资料, 我就加一些自己的话吧.

这的确是好话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哥德巴赫猜想(简称"1+1")可以说是在中国知名度最高的数学难题. 如果有人上大街做个调查, 让路人甲说出个数学猜想来, 肯定最多人回答哥德巴赫猜想; 如果要说出几个中国数学家的名字, 那肯定是华罗庚, 陈景润(陈景润在这方面做出突出工作, 华罗庚是他师傅).

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甚至, 还有艺人为哥德巴赫猜想写了首歌:

可见这个猜想在中国的知名度.

为什么这个猜想在中国会这么红呢? 又为什么简称为"1+1"呢?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这个猜想的前世今生吧.

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怎么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哥德巴赫其人

哥德巴赫是18世纪的一个业余数学家, 他家境比较好, 对数学很感兴趣. 由于不用像普通老百姓一样为生计奔波, 所以经常搞点小研究, 而且还和很多数学家交了朋友. 毕竟不是职业的数学家, 他没有什么很了不起的成就, 让他出名的是他提出了"哥德巴赫猜想". 我在360百科找来了他的肖像:

2猜想的提出

哥德巴赫结交的数学家朋友当中, 甚至包括大名鼎鼎的欧拉. 有一次, 哥德巴赫感觉自己发现了什么了不解的结论, 又不知道怎么去证明, 于是就给欧拉写了封信. 大数学家欧拉一看, 也觉得很有道理, 但也没证出来. 连欧拉都不会证, 这个猜想就变得出名了, 吸引了很多人去证. 哥德巴赫的猜想是这样的:

哥德巴赫猜想百分之百是正确的,另外还有黎曼猜想,角谷猜想等都是百分之百的的正确的,只是人们特别是研究这些问题的数学人以及数学权威的这些所谓的大家们,把这些長期得不到证实和证伪,而又在超出现今人们认知数内没有反例的猜想不加认同。这是人类认知数学的悲哀。例如黎曼猜想,如果证实黎曼猜想成立,将有许多相关的数学定理将得到应用,但是那些所谓的数学专家和权感的大伽***们,在进行了达到人类认知和应用数的验证没有反例后,却仍以没有证明而判定为不能认为成立。而去误国误民,你说,这是不是世界数学的悲哀。而在人类科学观念有些成文的规定却是不能证伪即成立,基于此,我想,你一定明白了吧。



陈景润的成果是证明了1+2,而1+2又是距离1+1最近的一步,因此陈景润在有了这么大的声誉,然而很多人都以为陈景润证明了1+1=2,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因为1+1=2是公理不需要证明。

在1742年,数学家哥德巴赫给另一位数学家欧拉写了一封信,信里有一道证明题“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比如4可以写成2+2,8可以写成3+5。

质数是一种大于1且除了1和它本身外不能被其他数整除的数,比如2,3,5,7,11都是质数。

陈景润证明的1+2说明了大偶数可以表示为一个质数与不超过两个质数乘积之和,这是目前为止人类距离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最近的一次,此后陈景润致力于攻关证明1+1但到死都没有成功

其实哥德巴赫猜想算是数学猜想中很简单的一个了,任何人都能看懂哥德巴赫猜想的意思,但就是看起来如此简单的猜想却一直困扰了数学家们两个多世纪。

数学的发展时间内是看不到什么重大意义的,19世纪中期的黎曼几何在20世纪初期的广义相对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黎曼生前绝对想不到的,而哥德巴赫猜想一旦证明很可能会衍生出新的数学分支,届时这种新数学分支又可能为新的物理理论提供支持,最后像广义相对论一样革新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30年前,陈景润是国内有名的科学明星,他将哥德巴赫猜想证明到了1+2,即大偶数可以表示为一个质数与不超过两个质数乘积之和的形式。这项成果到目前也是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最终结果1+1的证明。注意,这里的1+1不是指1+1=2,指的是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1个质数再加1个质数的的形式。

陈景润证明出了1+2后并没有停下来,继续向最终目标1+1挺近,遗憾的是他投入了几乎所有的时间也没有完成。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的一道著名题目,数论是研究数的规律及性质的一门数学分支,目前看数论是非常基础的数学,除了基本的运算,在技术领域很少用到数论知识,也很少用到质数的分布。在自然科学领域同样也很少用到这些。

这并不意味着数论不重要,研究数的数学分支,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部分。人类对数的认识也是逐步深入的,最开始人类认识了正整数,之后再到有理数,后来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发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可以不是有理数,继而认识发现了无理数。再朝后还发现了虚数,并将虚数投到了应用,目前复变函数已经有了很大的空间。

哥德巴赫猜想会产生什么数学价值,目前还不得而知,就像发明复数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描述微观粒子的薛定谔方程中会出现i。数学是一种工具,是科学的语言掌握好了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更好地为科学服务。研究数论,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不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也不会去考虑如何用其获取经济效益,作为最基础的学问,必须要有人去研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发言题目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12913.html

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质数
别让学习资料变了味了, 学习科学用什么教辅资料,科学教辅书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