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产业集群建设经验交流,南京产业集群建设经验交流会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京产业集群建设经验交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南京产业集群建设经验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京没有多少大型上市公司,杭州却很多,为何差距如此大?
以前万达不上市,现在华为也没上市,太平洋建设根本不上市,虚拟经济毕竟是虚拟的,小编想钱想疯了吧?谁都知道上市是是融资,估值已经扩大几十倍,为什么不比比实体经济?脚踏实地按自己的方式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经济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在江苏,南京是江苏政治、文化中心,但是经济中心不是南京,而是苏州!
杭州能发展这么好,互联网带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原先杭州就有娃哈哈、吉利汽车、万向集团、昆仑控股等等著名的传统企业,除此之外就是以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网易等互联网巨头领衔的科技公司。而南京的话,有苏宁、途牛、宏图高科等等著名的企业,但是跟杭州比起来确实有比较大的差距。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你得有个马云
要想带动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的经济发展,你得至少有一个领袖级别的企业家,在南京很显然比较匮乏这样的人物,即使是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这样的企业家,依然缺乏特别强有力的号召力。
在杭州,有马云、丁磊、宗庆后、李书福、郭广昌等都是企业界具有很高江湖地位的企业家,尤其是马云、丁磊、郭广昌都是号召力很强的企业家。加上浙商的影响力,这是南京企业家圈子所不能及的。
有了有号召力的企业家,又有几个人能打造出阿里巴巴、蚂蚁金服、网易等等众多的龙头企业,这对于企业家的胸怀、格局、战略眼光都具有极高的要求,放眼全国,马老师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家,也就寥寥数人,何况乎一个小小的南京。
你得有好政策
别说南京,就是上海都还是吃着早些年的企业老本,以及作为金融中心,和我国最先发展的大都市,吸引了很多金融企业、以及世界500强来入住。然而新时期的城市增速靠什么?可以说互联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企业能够做大做强与企业本身有关,也与政策有很大的关系,杭州就有好政策,南京就差一些。
南京与上海一样,不缺人才、不缺资源,但是缺少好的政策。上海因为是国际大都市,经济最发达,所有对于创业型小企业没有太多优惠政策,南京也如此!但是杭州不一样,阿里、网易建几个大楼,杭州市政府批地减轻税收,并且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做了很多政策优待,这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因此,杭州能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北京、深圳、杭州能成为互联网三足鼎立的形势,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吹牛都吹成不要脸了,杭州和南京两个城市经济总量差不多都是一万多亿,哪来的杭州企业经济是南京的两倍?全国民营企业排第一的是华为,第二的就是苏宁,杭州去除阿里,那还有什么企业经济总量了!还能超南京两倍!这不就是胡扯吗?浙江这几年有点发展,立刻神吹的水平超过韩国人了!什么宁波超苏州,杭州超上海,整个浙江省的GDP比江苏差了3万多亿啊!这个差距规模,不是靠吹就能弥补的!浙江人做生意首先就是利用虚拟经济,拼命上市,圈到钱!这才是根本!
杭州近几年被誉为电商之都、移动支付之都、互联网之都,能够拿到这些名号,并不是一两家公司就可以的,而是聚集了相关产业庞大的产业链,当然这是以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网易、同花顺等行业巨无霸公司为核心,才能形成了如此强大的吸附力。
单以淘宝天猫为例,在未来科技城的淘宝总部附近,前几年还是杭州人眼中鸟不拉屎的偏僻之地,短短几年就汇集了几百家淘系上下游产业公司,并成为国家高新产业园区。而从整个杭州来看,阿里系产业链的公司多达万家,不少已经成长为独角兽企业,例如从淘宝代运营起价的拼多多,以淘宝营销起家的蘑菇街,母婴起家的贝贝网等等。这其中已经产生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
而除了互联网行业在杭州崛起以外,浙江传统的民营经济同样十分发达,作为省会的杭州自然成了很多浙商的总部,娃哈哈、万向集团、传化、恒逸石化、吉利汽车、康恩贝、苏泊尔、贝因美等等。这些公司相比国有企业虽然体量小,但是体制灵活,思想开放,乐于在资本市场上进行尝试。
此外,杭州开放的招商环境,还培育了海康威视、大华集团等上市高新企业,并形成高新产业链。
其实,产业聚集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良好的招商环境,吸引了企业前来创业,当形成巨无霸企业以后,相关产业链为了***便利就会前来聚集,同时带过来的还有人才。杭州已经成为16年全国人才流入最多的城市,这也说明,杭州的人才聚集和产业链汇集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产生上市公司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而杭州在2017年上市公司数已经完成对广州的超越,在北上深之后,位居全国第四位,也直接证明了这种情况。
南京我并不了解,但是除了大国企以外,能够叫的上来属于南京的大型民营企业,只有苏宁、雨润(貌似快破产了)这区区几家。国企一般扎根垄断行业,是市场的经济基础;而民企则代表了经济的活力。这或许反映,南京在经济活力上,与杭州存在一定差距。
杭州在2000年左右因为阿里巴巴的成立, 衍生了一系列阿里系公司. 杭州不只有阿里巴巴, 杭州去掉阿里巴巴, 其他上市公司市值还是可以排在全国第五名。 (算上阿里巴巴,杭州上市公司排4:京沪深杭)
另外杭州是浙江省会, 浙江人本来就喜欢创业. 包括温州,宁波,义乌等地的民间企业异常活跃.
所以有句话: 民富不过浙江.
浙江人的性格是喜欢闯荡,拼搏的, 有点类似犹太人.
浙江目前也是民营大省, 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 而这些企业慢慢做大, 就会把企业总部放在浙江省城杭州.
创业才会创新, 创新才有未来.
而南京近年来并没有大的变化, 缺乏创新精神, 所以也没有几个像样的创新型公司. 南京更多的是发挥省会的优势: 教育,医疗,交通. 而经济上发展滞后, 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产业模式.
这也就是为何杭州一个阿里巴巴的市值是南京所有公司市值总和的2.5倍的原因.
杭州即便去掉阿里巴巴, 其他公司市值总和也是南京所有公司加起来的2倍左右.
杭州的高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杭州的GDP虽然不高只排在全国第十(南京第11), 然而按照目前的发展增速杭州会在2017年年底超越成都武汉重回全国第八. 五年后进入第六左右. 然而GDP是人口和加工制造业带来的生产总值, 这些并不一定直接回报给市民. 就比如苏州大部分的加工制造业产生了很多生产总值(GDP),然而这些大多不是苏州本地品牌,只是为他国委托加工,赚的钱被老板带走了. 而工厂里的[_a***_]生产只需要庞大的操作工就可以了。
南京主导产业是什么?
南京的主导产业有以下四大项: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四大主导产业。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南京城将努力打造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和科技服务、文旅健康、现代物流与高端商务商贸等现代服务业 ,加快培育一批未来产业。
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到2020年,营收力争达到15000亿元左右,其中: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在现有信息通信设备、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等产业发展基础上,重点打造新型显示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集群,实现营收突破5000亿元;绿色智能汽车产业重点把握未来汽车轻量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加快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发展,实现营收突破3000亿元;高端智能装备产业依托智能制造、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等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基础,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产业集***展,实现营收突破4000亿元;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主要依托医药产业“一谷三园”、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环保产业园等,加快推进化工园区转型升级,实现营收突破4000亿元。
从产业上讲,一般会提到软件、互联网、金融等,但是软件尚未形成大的知名度,产业集聚度太低,雨花台的软件谷、徐庄软件园等,还是各自发展,没有阿里巴巴之杭州的那种企业,也没有华为之深圳的那种企业。在互联网方面,南京有苏宁、365淘房、途牛旅游、金鹰等相对大规模的产业,但是更多地是一些大公司的办事处或分公司,从而导致第三产业的人员层次并不高,各行各业的销售岗位很多。据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南京的主导产业仍然以工业为主,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一比例应该在下降。
作为六朝古都 ,南京的城市规划格局清晰,内秦淮河围绕着主城,但是市中心没有形成商业氛围。即使是作为中华第一商圈的新街口,除了几座购物商场和写字楼之外,掺杂着待***的老房子。夜晚的时候,除了几座大厦的外立面闪烁着灯光外,商圈的周边则亮化不足,我个人认为一个商圈的亮灯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繁华。南京有哪些大型企业?
外资比较大的有:南京的LG企业比较多,有五六个
南京夏普,西门子,长安福特,弓箭玻璃等,主要都是在新港和江宁开发区。
国内比较大的有:苏宁电器、雨润食品、宏图高科、苏宁环球等私营企业
观察员知道,很多朋友想了解有哪些大企业,更希望知道薪资是多少,这里整理了一部分。
以2016年度营业收入4129.5073亿元
位列全国第2位
苏宁创立于1990年,那时候是宁海路60号一家200平米的空调店。经过26年的发展,目前苏宁已经是中国领先的商业零售企业。
苏宁的食堂已经美名在外,在这里上班,早饭有煎饼果子生煎包烧饼面条还有各种粥,正餐有小龙虾酸菜鱼麻辣香锅麻辣烫,种类丰富又美味。吃得好工作自然更得劲儿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京产业集群建设经验交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京产业集群建设经验交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1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