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指导学习和生活,道家对个人的指导意义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道家指导学习和生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道家指导学习和生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老子的“道”如何指导我们的生活?
老子的“道”用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大有作为。
人有认识“道”的能力,“道”也是可被人认识和运用的。掌握规律,按规律来行事。规律就是“道”,复归本性,是事物的变化规律。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第十六章
知常就是认识规律,知道事物的规律就是明,否则,轻举妄动,就要遭凶险。现实社会中就是没有按“道”的规律行事而后侮莫及。
现以生活中“道”的规律来说一下:
如人们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白天干活晚上睡觉。这些就是人们的生活形成了“道”规律。这些规律一旦被打破,对人的身体健康很不利,否则,真是会“后诲莫及,诲之已晚!”
一,就起居而言,早睡早起就是“道”的规律。晚睡晚起就是破坏了这个“道”的规律。人体的脏器功能是按时做功的,什么时间就是什么样脏器发挥功效,也是周而复始的运转,遭到坏破是可想而知的。
二,一日三餐而言,按时就餐,均衡饮食就是“道”的规律。如果一天吃两餐或四餐,每餐都大鱼大肉,喝酒过量,又不按时就餐,这也叫打破了“道”的规律,长期下去会身患胃病,严重者手术切除。
三,白天工作,晚上休息,这是人类社会根据宇宙间运循形成的“道”的规律。晚上读书写稿件,白天来睡觉。这也是打破“道”的规律。如形成这种坏习惯,人的寿命就会受到影响。
总之,以上所说的就是生活中“道”的规律常识。认识并很好地运用这些“道”规律常识,会使人身体健康,青春永驻,长命百岁!
老子是第一个提出道是世界本源的哲学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生,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子的哲学认为,道才是万物的起源,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据。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人生都要遵循道的法则。
那么道的法则是什么呢?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告诉我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这一章中,老子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道的概念和功用。首先,道是在天地世界之前就有的,它是一种绝对的规律和存在,道不是鬼神。同时,宇宙万物也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道的作用下产生的。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无法用语言去定义。人是世界万物的一个部分,既然如此,人生也要遵循道的规律和原则。
那么道的原则是什么呢?老子说,是道法自然。这个自然不是我们通常说的自然界,因为那是有形的世界,而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事物本来应该的样子,就是规律。
所以,人在社会上生活发展,也要遵循道法自然的生存法则,否则就是与规律逆向而行,自然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中国的人生哲学中,有一冷一热两种哲学。热的是积极进取的儒家哲学,冷的是强调清静无为的道家哲学。如果说儒家学说是人生的催化剂的话,老子的道家学说,就是人生的净化剂和清醒剂;如果说孔子的儒家学说是教人做生活的加法的话,老子的道家学说就是教人做减法,给自己的心灵减负。在当今这个社会,适当地给自己的人生做做减法,有利于我们的身心成长。
所以说,道家哲学是冷静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减负的哲学。老子的道,告诉我们,有趣的人生,应该是做减法的生活。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告诉我们要懂得及时收敛的哲学。一件事情做成功了,就要懂得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你看花开最好之时,就以为走向落花满地的时刻,月亮最圆的时候,马上就会走向月缺。其实不如意是人生的常态,圆满才是人生的变态。
如果在成功的时候,懂得收敛和自我保全,这才是功德圆满。所以,知进为勇,知退为智,知进知退,知行知止,则万事不殆。
老子的“道”如何指导我们的生活,就是把老子“道体”——自然观、自然辩证法以及修身养德之道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实际中去。
我们的生活涉及方方面面,有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有衣食住行的情况,还有其他遇到的种种问题。就每个家庭、每个人来说,情况又是千差万别。但是无论如何,都有一个带普遍性需要考虑的事,例如我们生活如何一年比一年好。这个问题可以用老子“道体”作指导。《道德经》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说的是事物相互作用原理,其中就包含辩证否定。这个辩证否定,主要是自我否定,包括发展和联系的两个环节。发展环节,就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不是自行灭亡(注:这是现代哲学上的术语)、也不是自行产生的,而是通过否定来实现的,老子称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联系环节,就是任何新事物都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之间有必然的联系,老子称为“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在我们生活如何一年比一年好中,就是要善于运用辩证否定观,联系实际,对旧的或落后的“东西”进行自我否定。但不是抛弃,而是保留其中一切积极因素并加以合理“改造”、提升,实现了二者(即发展和联系的两个环节)的统一,称为扬弃。这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把握自我否定和“扬弃”方法(这说通俗一点相当于奋斗),生活就会一年比一年好。如果遇到其他问题或者什么矛盾,则需要运用老子自然辩证法中的其他方法去指导解决。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谢谢邀请!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道家指导学习和生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道家指导学习和生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3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