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十年扶贫经验交流,碧桂园扶贫工作体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碧桂园十年扶贫经验交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碧桂园十年扶贫经验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碧桂园作为民企却致力于做扶贫。它施行了哪些扶贫举措?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企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一直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广东省扶贫办公室副主任宋宗约说,碧桂园集团作为民营企业的杰出代表,自成立以来,集团创始人杨国强的带领下,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投身扶贫公益事业,先后获得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等荣誉。今年以来,碧桂园更是将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在全国9省14县实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行动,充分体现了杨国强先生和碧桂园集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心系社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大爱精神和家国情怀。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王巨禄“消灭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好***和市场两只手各自应有的作用。”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王巨禄认为,我们需要鼓励社会资本下乡,支持城市工商企业到农村发展适合农村情况的产业,当下更需要支持“一村一品”,发展更多的家庭企业,这对于稳定就业、脱贫致富、增加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更具现实意义。据碧桂园集团党委副书记、集团副总裁、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朱剑敏介绍,成立26年来,碧桂园累计公益投入超过42亿元,直接帮助近20万人脱贫,带动近200万人就业。当前,碧桂园结合对口帮扶14县的扶贫经验率先创新建立“四库”,即产业资源库、就业岗位库、专家智库、贫困户动态数据库,为脱贫攻坚提供科学依据;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精准帮扶举措,探索推进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教育扶贫扶智、就业扶贫扶技及其他创新形式在内的“4+X”扶贫模式,将惠及3747个村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近年来,碧桂园在精准扶贫上确实花了很大的精力。
碧桂园扶贫已经成了一种体系,简称***。在全国9省14县展开结对帮扶工作,从“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将技艺教给贫困农民,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再提供***、资金等。等到农作物或者养殖成熟后,就开始第二步“消费扶贫”,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开拓销售渠道,鼓动员工购买,毕竟碧桂园员工的购买力还是相当强的。还有线上商城,线下的凤凰优选商店等。
今后就可以用赚到的钱买***自给自足,真正做到脱贫。不得不说,有的扶贫产品确实不错,比如:东山羊、峨嵋古稻、贝贝南瓜等。
还有就是“教育扶贫”,不仅有“百城公益行”,为各个省市的贫困学校捐赠图书,也算是为祖国的花朵贡献一分力。
企业越大,社会责任越大。碧桂园作为民企在扶贫方面所做出的贡献,非常值得尊重和赞扬。
就捡一个时间线说吧~
2010年,碧桂园选定广东清远英德市树山村作为结对帮扶的第一个点,捐资2亿元用于扶贫,发展以绿色产业为龙头,加住房改造、饮水、道路、电网、通信的“一带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如今,这个曾经污水横流、破败不堪的小乡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户均增收约6万元。树山村帮扶前后的照片
树山村的试点成功后,2011年,碧桂园把树山村经验移植到了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的对口扶贫项目上。2018年,碧桂园与全国9省14县达成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结对帮扶。一年过去,已有10个县宣布脱贫,共脱贫超过20万人。
今年5月20日,碧桂园发起 “社会扶贫共同体”,来自各行业的70多家“社会扶贫共同体”代表现场签署承诺书,承诺将汇聚更多的社会***共同参与精准扶贫事业,推动乡村振兴。与此同时,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还发起了“心愿100”教育扶贫计划,帮助万名贫困学子实现微心愿。
作为一家民企,在扶贫上面投入的资金、人力都是巨大的说明这是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公司。
据不完全统计,碧桂园集团在扶贫事业上面的投入资金已累计超过48亿元,直接受益的人数超过了36万人次。碧桂园集团是把扶贫当作产业来做,不单给钱,还从多方面多渠道进行扶贫。打造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双轮驱动的精准扶贫,正如他们之前宣传说的要走出一条可***可推广的扶贫路子。
从***年的教育扶贫,设立教育基金,到响应国家号召深耕9省14县 摸索“4+X”扶贫模式,再到建立“公益联盟共同体”,举办“公益联盟共同体”发布会,同步宣布“心愿100”教育扶贫行动,碧桂园还是做了很多的扶贫举措来助力脱贫的。现在不单单集团是扶贫主力,他们的员工也逐渐成为扶贫主力军中的一员。
碧桂园到底是何方神圣?翻阅资料显示,原来碧桂园的苗木基地产业扶贫项目已经实施多年,是以“碧桂园+村/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运营模式,通过贫困户资金或[_a***_]力入股、村/合作社经营管理、碧桂园提供优惠种苗并负责销售,还为贫困户解决了技术瓶颈和销售问题,极大地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
不同于以往仅仅停留在钱、物质上;产业扶贫是一个有效地防止了返贫现象可***的模式。碧桂园已经在广东英德、江西兴国、河南虞城等12个县落地近2000亩苗木农场,带动近8000名贫困户增收。并与全国9省14个县“结对”进行精准扶贫,推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
在广东的顺德、清远还有两所纯慈善的学校,覆盖高中、大学帮助贫困的学子完成学业梦。这种教育扶贫扶智、产业扶贫扶富、就业扶贫扶技为主,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精准扶贫模式,可以真正实现可造血、可***、可持续,可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我觉得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不仅是碧桂园的事,而应该是是全社会的事。众人拾柴火焰高,脱贫攻坚需要凝聚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将扶贫融入各单位、机构、个人发展的基因,实现扶贫参与者共建、共享和可持续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
碧桂园投身慈善公益,这些年都做了哪些贡献?
一直觉得碧桂园的扶贫是房地产企业里面做得最走心的一个。远的不说,看看碧桂园对我的家乡都做了什么好事吧。
8月中旬,碧桂园带领团队前往左登耀乡田东县最贫困的石漠化山区,开展“五一”关爱学生家访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碧桂园在天东县正式设立了助学爱心基金。***连续三年每年捐助150万元,贫困学生约300人。要有***、有步骤地开展扶贫工作。
扶贫小组走访了左登瑶族平辽村龙潭屯高中毕业生谭仲庆。谭仲卿小学时,父亲因病去世,仅依靠在广东工作的母亲照顾生病的祖母和两个仍在学习的兄弟姐妹。从2018年开始,中青的三个兄弟姐妹得到了碧桂园的支持,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个转折点。今年,在碧桂园扶贫队伍的帮助下,高中毕业生谭仲庆成功申请碧桂园职业学院。他也有机会去碧桂园扶贫办暑期实习,积累社会经验,赚取生活费,为大学生活做准备。
随后,扶贫小组来到魏明源家。2015年,原屯里校长的父亲因病去世。他只能靠生病的母亲每月1300元的薪水养活他的兄弟。***的是,自2018年以来,魏明园一直得到碧桂园的资助。兄弟俩努力上大学,成绩很好。贫穷的家庭生活迎来了新的曙光。
最后,扶贫团队参观了碧桂园汀东县精准的苗木产业扶贫基地。目前,苗木基地为约50名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其中22人是建档建卡户,帮助农民增收3万余元。
近年来,碧桂园以党建、工业、就业、教育为核心,探索了一条造血、再生、可持续的农村振兴之路。一个强壮的年轻人造就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聪明的年轻人造就一个聪明的国家。只有避免贫困家庭的代际传递,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双重扶贫。虽然帮助贫困学生的道路坎坷而艰难,但碧桂园将永远走在道路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碧桂园十年扶贫经验交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碧桂园十年扶贫经验交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4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