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民法资料,10分钟学民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习民法资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学习民法资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民法是最难学习的部门法吗?该怎么学习好民法学?
民法其实比起刑法来讲,更简单一点,原因在于更贴近生活,案例更多,经过不断的完善,已经解决大多存在的bug。
学习民法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1.养成法律思维。法律就像一门语言,里面有自己的语言逻辑,其所描述的规律是现已存在的,法律只是通过法言法语把生活中存在的事例用法律的语言描述了一遍。
2.对照法条学习.法律条文是最好的学习资料,对照法律条文学习法律知识,然后加深法律逻辑的培养。
3.通过案例学.多看法院判书,对照涉及到的知识点,理解为什么,不要死记硬背,通过理解来加深记忆。
如何培养民法思维?
①在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防止道德评判先入为主,不要动辄诚实信用,公平正义,也不要动辄恶意善意。
②要形成“这是什么,但这不是什么”的双向思维。
③构成要件熟烂于心,一一对应检索不遗漏。
④多从身边(比如微博、朋友圈)的小事开始用法律人的专业思维进行分析。
⑤慎言。在未掌握充分资料的情况下对任何事物都不要过早下定论。
民法三大基石?
近代大陆民法的三大原则: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
民法上的基本原则是指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的一般原则,也包括即使在法律文本中没有写明亦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法的一般原则。
法律原则可作为对法律条文理解和解释的基准,这些原则居于其他原则和条文的上位,正像宪法居于其他法律的上位一样。但是民法基本原则不同的是,它们可直接适用,特别是那些比较技术性的原则,如无效行为不生效果的原则。
扩展资料
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作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以公序良俗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
目的在于,遇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又缺乏相应的禁止性法律规定时,***可以以违反公序良俗为由认定该行为无效。
1987年民法通则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习民法资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习民法资料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4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