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高新五险1年经验交流,会计高薪五险1年经验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会计高新五险1年经验交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会计高新五险1年经验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作为会计,发工资时的五险一金怎么做帐?
1、将每位员工五险一金的金额,按照规定的比例,计算拆分为公司承担的金额和个人承担的金额。
2、在实际发放工资时,个人承担的五险一金的金额,公司在支付时先扣除,剩余的发给员工。
3、公司承担的五险一金记入公司费用
借:管理费用
——公积金
按照现行政策规定,五险一金已经为三险一金,即将生育保险并入医疗保险统一管理。企业财务人员对三险一金的会计处理,需要通过“应付职工薪酬”和“管理费用”等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在员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需要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主要包括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大部分的职工***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职工薪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核算。
企业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会计处理。
1、计提时。企业按照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时,借记 “管理费用—企业部分”,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
2、支付时。企业支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借记“其他应收款—垫付款”,贷记“银行存款”。
3、收回为员工垫付时。企业在发放工资,收回企业代交的部分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贷记“其他应收款—垫付款”。
4、未付时。如果企业没有按期支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话,需要将没有缴纳的各类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即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借记“其他应收款—垫付款”,贷记“其他应付款”。
直接上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注:应发数
贷: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承担部分
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
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注:实发数
1.每月支付社保时根据费用承担部门计入相关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保险费
销售费用-保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其他应收款-代扣个人保险
贷:银行存款
2.次月发放工资时,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
按会计操作原理,企业统一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入帐时借记其他应收账款,明细科目分别为"代缴社保费"和"代缴公积金"。发工资扣除员工社保和公积金时,再对应冲抵其他应收款。在实际工作中,扣除数经常与代缴数不一致,原因多种多样,再加上会计长期不做及时调整,其科目结存金额不断变化,调整的有效难度增大。
现教一个简单的操作方法:企业统一上缴社保和公积金入帐时,全部金额作管理费用处理,发放工资扣除个人部分入账时,做管理费用科目借方负数处理。这样就不存在"其他应收款"社保和公积金科目,扣除金额的实际误差直接列入了管理费用。
不过注意的是,扣除的社保和公积金要与社保公积金清单基本一致,不悬殊太大。否则,扣除金额不具有会计合理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会计高新五险1年经验交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会计高新五险1年经验交流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4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