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学习指导,货币银行学教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货币银行学学习指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货币银行学学习指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货币银行学,什么是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中间目标应遵循哪些原则?
1.相关性,即中间目标必须同货币政策终极目标高度相关,要具有类似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那种函数关系;
2.可观测性,即作为中间目标的变量必须能准确和迅速地进行量的测度;
3.可控性,即中间目标的具体变量应便于货币管理当局运用政策工具有效地驾驭和控制。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又称货币政策的中间变数,它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设置的可供观察和调整的指标,也称中介目标。
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节?
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所***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的贷款。为了防止***滥用***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货币银行学学习指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货币银行学学习指导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4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