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学习资料,mri教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mri学习资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mri学习资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mri包括哪些技术?
MRI也就是磁共振成像,英文全称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经常为人们所利用的原子核有: 1H、11B、13C、17O、19F、31P。在这项技术诞生之初曾被称为核磁共振成像,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医学新技术的NMR成像(NMR Imaging)一词越来越为公众所熟悉。随着大磁体的安装,有人开始担心字母“N”可能会对磁共振成像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nuclear”一词还容易使医院工作人员对磁共振室产生另一个核医学科的联想。因此,为了突出这一检查技术不产生电离辐射的优点,同时与使用放射性元素的核医学相区别,放射学家和设备制造商均同意把“核磁共振成像术”简称为“磁共振成像(MRI)”。
学习MRI时,老师都说T1看解剖,T2看病变,T1、T2是什么意思?大家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T2加权含水量大的组织会显示为高信号(高亮),T1则为低信号(发暗),
所以T1加权可以直观的看到解剖的组织位置,T2呢则观察这部分有问题的组织的含水量,大概判断病变性质。这是比较白话的说法,您能理解吗?
mri技术系统?
也就是磁共振成像检查,是一项比较新的影像学诊断技术,mri可以探测人体组织内聚的含量最丰富的氢离子,在磁共振过程中所发出的电磁波信号,从而测出氢离子浓度和它的相应的持续时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t1加权像t2加权像,作为成像的参数,通过电子计算机的运算和处理,就像ct一样将图像重建,能够从多方面,多层面的来显示人体的解剖学结构和病灶,通过一些波普分析,还能够提供组织器官和病变组织的指导代谢功能,生理及生化方面的信息。
X光、B超、CT、核磁共振有啥区别?你能分清楚吗?
x线是一种放射线,对人体细胞有损伤,它照射人体后通过机体的不同密度对其射线的吸收多少而反应到x线照片上而显影,缺点组织密度相同的组织显示不好。B超是用一种能发射一定频率的声波射向所检器管,通过不同组织对声波的反射而成像,对组织无创伤,缺点是对含气组织不显像,cT与x线一样只不过是它能断层,是计算机合成图像,分辨率更高,定位更准。MR是组织在磁场中衰减后成像。
目前的***影像学检查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没有放射性的:
超声的作用可以说是非常的广泛,从浅表的皮肤,脂肪,肌肉骨骼,血管,神经,到内部的肝,胆,胰腺,脾,胃肠,肾,膀胱,***,卵巢等。几乎是全身上下都可以检查。当然,在胃肠,骨骼方面不如CT。彩超的优势在于灵活,所以主要针对浅表的肿物比较有容易诊断。劣势在于容易受气体,脂肪的干扰。
每种肿瘤都有一定的特殊图像表现,但是有时候表现的很大众,不容易鉴别,需要***其他影像学来检查,因为每种影像学的成像原理不一样,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还可以通过超声造 影,增强扫描,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
磁共振的优势在于软组织病变。对于这类肿瘤磁共振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其他影像学,当然, 诊断的医生也很重要。所以对于这类的肿瘤可以选择磁共振进一步检查。劣势在于磁共振昂贵, 检查费时,预约时间太长。有携带金属的不能检查。
第二种,有放射性的:
X线主要是胸片,初看肺炎,气管异物等,腹部平片看肠梗阻,穿孔等。最多的作用应该是骨折。还有钼靶,消化道造影等。
CT的运用很广,几乎全身都可以,但是一般都要增强扫描,不然很多病因无法定性。缺点就是比较贵,辐射大。
另外一种是核医学检查,这种一般是比较明确有恶性肿瘤的,做全身检查看看有没有转移。还有检查肾功能,甲状腺放射性治疗等。
所以说,每种检查都要自己的局限性和优势,一般肿瘤都会选择两种及以上的***检查,能结合两种检查,误诊的概率就很低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mri学习资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mri学习资料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46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