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列车书籍学习资料-解剖列车电子版***

本文目录一览:
螺旋线/解剖列车笔记第18课
1、前、后、侧线:都接近垂直的,从头顶脚的直线。 螺旋线:旋转的线,把以上三者包裹起来。对角线的原则就是在应用螺旋线。 就像俄罗斯套娃,一层一层的包裹起来。 螺旋线相关的知识代偿包括:踝旋前/旋后;膝扭转;骨盆相对双脚的旋转;胸腔相对骨盆的旋转;单肩耸起或向前移位;以及头部倾斜、位移或旋转。
2、与髂前上棘有关的肌肉:上肢的肌肉有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下肢的肌肉有阔筋膜张肌,股直肌,缝匠肌,腰部的深层肌肉有髂肌。髂前上棘的位置和意义非同一般。下螺旋线:以髂前上棘作为分水岭,下螺旋线在这个分水岭中包括了髂胫束,阔筋膜张肌,还有胫骨前肌。
3、臂后深线起自胸椎上部的棘突和第七颈椎。胸椎分为上胸椎(1-4)、中(5-8)、下(9-12)三部分。菱形肌:螺旋线(与前锯肌相连)、臂后深线(与冈下肌相连)肩胛提肌的缓解处理胸锁乳突肌。冈上肌的缓解处理冈上肌。
4、小腿骨有两个:胫骨和腓骨。腓骨比较细,并不承受太多的重量,只承受身体重量的1/6,剩下的都是胫骨来承担。而腓骨存在的意义就是给很多肌肉提供了非常强大的附着点,其中的腓骨长短肌就是依附在它上面。
前表线/解剖列车笔记第7课
前表线容易缩短的肌肉 :小腿前侧,大腿股直肌(缩短直接引发膝的疼痛),胸锁乳突肌,腹直肌。与后表线相似,前表线实际上有两条分别位于人体前中线的两侧。对于大多数客户来说,最好先解决前表线上的任何短缩问题。前面观可以帮助评估左右两侧的不同,侧面观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前表线和后表线之间的平衡情况。
前深线是身体肌筋膜的核心,在身***置中,也处于绝对的核心,起于足底深层,沿着小腿后侧深层上行到膝后侧的深层到达大腿内侧,兵分两路,一条向前沿着髋,骨盆到达腰椎,另一条从大腿后侧通过骨盆底部来到腰椎汇合。
说明,前表线、后表线、体侧线所表达的心理暗示。p143 如图23,如下图。一个虚构的“X”,一条“腿”从第7颈椎的棘突到耻骨;另一条“腿”从胸骨的颈静脉切迹到骶骨顶部。这是一种简单的对躯干整体“X”进行评估的方式。
肱二头肌短头和旋后肌都与桡骨相连接。由于前臂的旋前圆肌与旋后肌一起控制桡骨及拇指的旋转角度,所以我们习惯将其也包括在臂前深线里。前臂里尺外桡。手背朝后=旋后,手背朝前=旋前。体表定位 :肘关节,小臂终点,两条线中点定位两个肌肉——旋前圆肌,旋后肌。
后表线/解剖列车笔记第3课
普通列车 ——深层肌肉、一个关节(如比目鱼肌) p91段3。 腓肠肌 -浅层-特快列车-控制踝&膝关节(多个动作)。 比目鱼肌 -深层-普通列车-控制踝关节(单个动作)。 ——教材更正p91。右边第四行 。—— 腓肠肌(特快列车)能参与 跖 屈和屈膝,而两列普通车只能各自做一个动作。
解剖列车 p83 后表线知识点 肌肉组成的链条称为肌筋膜链条,肌筋膜指深筋膜。可整体看待,也可局部看待,局部看待就是局部筋膜链 后表现保护整个身体的后表面——分为脚底到膝盖,膝盖到额头。后表线姿势功能是在完全直立伸展的状态下支撑身体,姿势分两种——放松的和紧张的。
后表线的可移动性和高活动性,可使躯干和髋关节在膝盖伸直时做屈曲动作,还可使躯干过伸、膝屈曲、足趾屈。因此各类型的前屈都是牵拉后表线整体或独立部分的好方法,而姿势性过伸是后表线肌筋膜短缩或张力过高的特征。如图。后表线分上下:膝关节以上&膝关节以下。一定要伸直膝盖后表线才完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56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