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联党史教育经验交流发言,妇联党史教育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妇联党史教育经验交流发言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妇联党史教育经验交流发言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有没有重名的两个人,而且两个人还很厉害的?
中国人同名同姓的很多,在历史上也的确有很多同名同姓而且他们都很厉害,都名留青史的人物。下面就向大家讲几位同名同姓的历史人物吧。
第1个我们要说的是韩信。大家所熟知的韩信就是那个西汉的开国功臣,杰出的军事家;就是汉高祖刘邦的时候的韩信;就是那个能受胯下之辱,最终被人称为一代兵圣的韩信。
其实在西汉初年的时候还有个韩信,这韩信曾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韩王,他也曾随汉高祖刘邦一起攻打项羽,为西汉的建立也作出贡献的。后来这个韩信,反汉投靠了匈奴,后来在与汉军的作战中被杀。为了避免和当时的韩信混淆,史书上都称他为韩王信。
不过这两个韩信最终的下场都一样的,都是被西汉的当权者给***了。
第2个我们要说的是卫青。卫青,我们大家都熟悉,他是西汉武帝时候的大将军,多次出征匈奴,为西汉疆域的拓展创下了不朽奇功。
在明朝初年也有个卫青,这个卫青也是一个军事将领。这个卫青的军事才能可能比汉朝的卫青要稍微弱一点,但他却是一位抗倭英雄,他曾在宣德八年率兵在登州抗击倭寇。
第3个我们要说的是李纲。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李纲,是两宋时期的抗金英雄,在靖康元年,他组织了汴京保卫战,他组织汴京城内的军民一心,团结一致,打退了金人的多次进攻,取得了汴京保卫战的胜利。
在这个李纲之前,隋末唐初的时候也有个很有名的李纲。这个李纲可不得了,他做过三位储君的老师(也就是太子的老师)。他先后做过隋朝太子杨勇的老师,唐朝太子李建成的老师,唐朝太子李承乾的老师。不知道是他的运气不好,还是他的学生们运气不好。他的三位太子学生,后来没有一位继承皇位做成皇帝的。
历史上像这样同名同姓的历史人物,还有很多的,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要都列出来的话还有很多很多。毕竟现在像同班,同公司都能遇到同名同姓的,何况中国封建社会上下几千年,这么长时间里,出现几个同名同姓的历史人物,这也太正常不过了。
我一直觉得我国的姓名特别讲究,名字中蕴藏一定内涵。我国的姓名不像欧美国家,欧美国家的名字相对比较固定。比如,俄罗斯的姓名只能从那几百个名字中选择,西欧的名字也基本上都是一些现成的名字。
由于欧美国家的很多名字都是现成的,所以你在大街上大喊一句,就有可能有好几个人回应你。相对于欧美国家,我国姓名的重名率相对较低。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一直相对较多,而且有些姓氏人数很多,有些字的入名率又非常高,所以我国也经常出现重名的情况。
比如,全国竟然有近30万人叫张伟。李倩、李伟、李娜、王芳、王伟等名字的重名率也非常高。近些年,取名字也比较“诗意”,子涵、梓涵、紫涵、子轩、梓轩、紫轩等名字的重名率也非常高。
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少重名的历史人物,而且有些历史人物都非常厉害。重名的历史人物都在各自的区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来一起看看那些重名的历史名人。
韩信与韩信。两个韩信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且处于同一个阵营。一个韩信就是大名鼎鼎的兵仙韩信,另一个韩信是韩国后裔韩信。史书为了记载方便,将韩国后裔韩信称之为韩王信。
韩信被称为兵仙,汉初三杰之一,西汉最大的功臣。没有韩信,就没有大汉江山。韩信先被封为齐王,后被封为楚王,然后最贬为淮阴侯,最后被冠以谋反的罪名***。韩王信依靠祖上的荣光也位列汉初异姓诸侯王之一,最终也成为刘邦剪除的对象,最后逃往匈奴。
刘武与刘武。说起刘武我们可能马上想到梁孝王刘武,实际上梁孝王有个堂兄弟也叫刘武。汉惠帝也有一个儿子名叫刘武,被封为淮阳王。
太多了,举例
宇文盛:一是北周、隋朝时宇文宗室的王爷,一位是许国皇帝宇文化及的爷爷。
元岩:一个是辅佐隋朝蜀王杨秀的益州长史;一个隋文帝病重时,侍疾的黄门侍郎。
王猛:一个是皇帝符坚的谋士,一个是南陈的东衡州刺史。
有!历史上有三个李纲,个个都是高风亮节,不怕死的名臣良将。(1)唐朝李纲,字文纪,河北景县人,唐朝开国第一任礼部尚书。(2)宋朝李纲,字伯纪,福建卲武人,北宋末年兵部侍郎。(3)明朝李纲,字延张,山东济南人,明朝御史,时人称“铁御史”。[害羞][害羞][害羞]
——两位李红——
其一:李红(女),1***8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毕业于吉林大学。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央视《海峡两岸》栏目主播。
其二:李红(女),1***2年生于山西平陆,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
——两位李瑛——
河北张家口有哪些历史人物?
我国历史悠久,各个地方都有其各自的历史,在各自的历史中肯定都会出现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河北省张家口市这个人杰地灵的城市当然也一定有很多历史人物的。个人对张家口的历史不大了解,但对一个人物的大名却是从小听到大的,他就是我国***时期,为了人民解放奉献自己生命的英雄烈士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6岁的他开始了自己革命生涯。三年后已经是一名班长的他在参加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还未满19岁。他的英勇事迹随着传颂开来,中国军民无一不为之感动。至今难忘小学里学过的一篇记叙他英勇事迹的课文《董存瑞炸碉堡》。
1948年5月,解放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的隆化战斗打响,作为中国人民***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6班班长的董存瑞随军参加了此次战斗。25日下午,6连在向隆化中学的冲锋中遇到了敌人碉堡里凶猛火力的抵抗,碉堡阻拦住了***前进冲锋的道路。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6连副连长派出3名爆破手去爆破,但爆破手们冲出不远,***包就被敌人枪弹打中,一名阵亡,两名重伤。这时,团部来了紧急命令,要六连火速从中学东北角***去,配合已突进中学院内的兄弟部队,迅速解决战斗。在这种情况下副连长命令董存瑞去炸碉堡。 董存瑞得到命令后马上挟起***包,弯着腰冲了出去。敌人的火力全面扫射开来,董存瑞多处中枪,大腿鲜血直流,但他顾不上这些而是继续抱着***包迅速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角,根本就没有安放***包的地方。如果把***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这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进攻的时间到了。 董存瑞抬头看了看桥顶,又看了看身后一个个倒下的战友,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了***包,使其紧紧地贴着桥底,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高喊出“为了新中国前进!”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毁,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牺牲时,他还未满十九岁。
这位年轻的英雄就这样把自己的光辉写进了中国的历史,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正是有了这些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前仆后继,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功。我们都应该一直去铭记董存瑞他们的伟大功勋!向革命先烈们致敬!
我是羽菱君,个人观点,为你解惑,不正之处,敬请指出,洗耳恭听,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张家口地居塞外,但是不乏名人,找了6大名人:
1.蚩尤,九黎部落首领,曾与黄帝炎帝战于涿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涿鹿县,虽然蚩尤据传说并非涿鹿出生,但是涿鹿之战这一事关他最有名的事迹在张家口,也留下了大量遗迹,所以可以算作张家口名人。
2.明英宗时大太监王振。蔚县人。是明代第一个专权的太监,窜拖明英宗亲征瓦剌,使皇帝在土木堡之变被俘,犯了众怒的王振也被明将所杀。
3.抗日将领武士敏。怀安县柴沟堡人。国民革命军陆军98军军长,陆军中将军衔。1941年9月在与山西东峪与日军激战时壮烈牺牲。2014年被民政部列入首批300名著名抗战英烈名录。
张家口的名人很多,今天介绍几位为共和国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以此来缅怀他们。
柴书林:开国少将
柴书林(1913——1995),河北省张家口张北县人。1935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经济系,1938年徒步40天到延安,入延安抗大学习。抗战和***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营教导员、冀热察军区分区参谋长、皖南军区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平津、渡江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东军区工程兵部副主任,南京军区工程兵副主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1964年晋为少将。
罗平(1917——2003),河北省张家口涿鹿县人。抗战时期,曾任东北挺进军先锋队中队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四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等职。***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北岳军区察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华北军区第70军209师政治部主任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空军师政治部主任,空军师政治委员,空军学院政治部主任,***空军副政治委员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董存瑞(1929——1948),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11岁当儿童团长,13岁掩护区委书记,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6岁参加八路军,曾任副班长、班长。曾荣立3次大功、4次小功,荣获1枚***奖章,3枚勇敢奖章。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舍身炸碉堡,英勇牺牲,时年未满19岁。是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的6位经典英烈之一,“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马宝玉(1920——1941),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狼牙山五壮士之首。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曾任八路军晋察冀一分区一团二营七连六班班长。1938年9月,在阻击日军进攻中英勇杀敌。1941年9月24日,日军3000多人进攻狼牙山,晋察冀一分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一团星夜转移线,只留七连六班牵制敌人。25日,他率六班战士打退敌人4次冲锋,为拖住敌人,与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5人,将敌人引上山顶绝路,最后在***用光,可搬动的石头也用完后,率4人跳下悬崖。3人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武士敏(1892——1941),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人。1927年后,曾任西北军旅长、师长、潼关警备司令等职。 “七七”事变后,他率部奔赴娘子关前线,阻击日军南进西犯,协同八路军129师在正太路沿线重创日军,与东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协调作战,粉碎敌人“九路围攻”、“八次包剿”。在子洪口、天神山两次伏击战,大败日军109师团,后晋升为98军军长。1941年9月29日,日军3万余人将98军包围在沁水县东峪、西峪,他亲临前线指挥,多次组织突围受挫,突围中壮烈殉国。武士敏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妇联党史教育经验交流发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妇联党史教育经验交流发言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18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