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30年教育经验交流,教师30年教育经验交流发言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师30年教育经验交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教师30年教育经验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教育孩子,您有哪些经验与收获?
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欢声笑语,也有暗自哭泣的时刻,总体来说有这样的几个体会。
第一,就是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现在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会又吼又叫。这都是没有耐心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形下,要想使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第二,一定要让小孩有良好的品德,这是最重要的。走向社会后,品德是支撑一个学生良好发展的重要力量。品德是第1位的。
第三,要注意挖掘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感兴趣的领域里重点发展,这对将来的职业发展来说是很有好处。
第四,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做家务开始。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自立的习惯。做事有主见。也不会被家长操纵。会具有批判性思维。
总之。培养一个小孩,仅仅看成绩是不够的,要全面发展。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品德,独立,自信,主见是他以后走向社会独立谋生的关键。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谢谢。
《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可能是我作为教师教育孩子最大的经验和收获了吧。
我的班级有43个孩子,他们形形***,各具特点,有的孩子聪明好学,有的孩子单纯安静,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调皮捣蛋……他们自身特点的不同,就决定了我们作为老师要学会因材施教,更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教育,爱心我们都有,但保持耐心真的是不容易坚持的一件事。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上课总是调皮捣蛋的学生失去了耐心,他们总能用自己不学习、搞小动作的行为惹火我,我经常批评他们,可想而知我越批评他们越逆反,越不爱学习。时间一长,我反思自己做得不对,又开始夸奖、表扬促使他们进步,可是孩子们的坏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于是久了受不了了,我又开始批评,批评、鼓励、批评、鼓励……周而复始,我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
偶然一次机会,我在朋友圈看到了《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瞬间我通透了,这几年想不明白的问题有了答案,是啊,什么还不懂的孩子不就是一只只小蜗牛嘛,慢是他们的天性,因为很多事物都需要慢慢的学习,哪怕是再聪明的大人,学会一些事物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更何况那些普通的孩子呢?
那以后,我也学会了放慢脚步,去适应“小蜗牛们”的步伐,等着他们学习、成长,其实我知道我教的这些知识,他们总有一天会明白,我何必急于一时呢?不如让他们慢慢的自己探索,我只需适时的鼓励和鞭策,他们总会进步,而这过程中我们又能开心地一路欣赏沿途的风景美景,何乐而不为呢?
我觉得首先要看是多大的孩子,因为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用的方式不同,比如在婴幼儿时期,我一直遵从:不危险不打扰。只要孩子在做的事情不危险,我们大人就不要打扰TA,这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非常好,而且千万不要过度保护孩子,什么都替孩子包办,其实是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孩子不自我探索,什么都是靠家长传递,就像是吃了别人吃剩的饭,得不到成长的真营养。
小学阶段的孩子,其实按照老话说是“千人烦万人厌”的阶段,所以这个时候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聊天,教孩子分辨是非,带孩子出门旅行开阔眼界。
初高中的孩子,这个时期是要多尊重孩子,有什么事情以沟通为主,但忌唠叨,民主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方式。
首先,我不是老师,可能说的不够全面,不够细致。
但是,教育孩子,自己有切身的体会。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0到三岁,是幼儿接触世界的窗口期,尽可能地让孩子们通过视觉,来触摸外界。
会走,会跑了,让孩子们尽情尽兴地顽皮,公园,游乐场,让孩子们挥发自己的童稚。
上学前班了,开始拼音识字,就带孩子们到书摊,书店,挑选孩子们喜欢的小儿书。
到了小学,从来不另外给孩子们添加作业负担,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作业完成后,自己先认真检查。末了,我才逐一认真核对,然后在错误地方划线,还是让孩子们自己改正。
实不相瞒,我也有自己的教鞭,不曾落下,孩子们也战战兢兢。孩子们有时也因为一道题反应不过来,自己急的跺脚,哭鼻子。
于是,我一步一步提示,直到教会孩子们弄懂为止。
教育孩子首先要让他知道你的所作为都是为他着想的。现在每个家庭多半是一个孩子,自然孩子的教育成了大家的焦点。所以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才,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融洽、和谐、欢乐、团结有爱的家庭环境。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活泼开朗、阳光率真的好孩子。2作为家长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要知道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3在孩子面前千万不要唠唠叨叨,要恩威并施。对孩子要有爱心、耐心,身教重于言教。其次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道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如何在家长会上分享教育经验?
1.家长会要让家长“汇”
这里的“汇”,指通过一定的形式让家长在家长会上做典型发言,做一些子女教育方面的汇报。如今的家长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家庭教育意识也越来越强。谈起“育儿经”,许多家长是一套套的,且不乏成功案例。在召开家长会前,班主任可以预约这些家长,邀请他们在家长会上分享经验。这样的现身说法,不仅利用了家长资源,还使其他家长感觉亲切、真实、可信,家长会的内容和形式均得以丰富、改善,家长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将有所增强。同时,各种教育经验的汇报和分享开阔了家长们的视野,家长会成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平台。
2.家长会要让家长“辉”
这里的“辉”,指通过展示学生在校期间的亮点,让家长也感受成长与进步。如今的家长会,部分教师主观上想让家长更加注重家庭教育,习惯性地对一些表现较差的“[_a***_]”和“德困生”进行公开点评,使家長会的气氛变得异常沉重,甚至让部分家长和学生“下不了台”,有违家长会的召开初衷。因此,教师应该一方面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家长会这一平台展示学生在校期间的良好表现,如闪光点、进步点,甚至可以评选优秀家长、让家长给学生颁奖等,目的是让家长和学生一起感受成长,享受学校教育带给家庭的光荣和喜悦,尤其是每一位家长心中有感动、脸上有光辉后,将更加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
3.家长会要让家长“慧”
这里的“慧”,指教师在家长会上需要针对当前的教育形势,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增长家长的教育智慧。当下的家长会,部分教师按部就班,变成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传声筒”和“复读机”,照本宣科;部分老师由于准备不充分,老调重弹,缺乏新意,其结果必然导致家长轻视家长会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在召开家长会前,首先要认识到家长是学生最重要的教育者,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家长教育素养是培养好学生的重要途径;其次,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便利,把线上的先进理念与线下的实际案例结合起来,对家长实施全方位的指导和培训。
一、孩子学习主动性不强
孩孑的爸常说,咱们孩子是属奴隶的,必须用鞭孑抽着才会去学习。从小到大,叫着嚷着真不少,就没见孩子在家主动学的。每天老师留的作业一做完,想让他自觉学点额外的真难。没办法,我们一方面让孩子参加一些补习班,花钱买时间,另一方面,我和他爸轮留陪学,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慢慢疏导,这样时间长了,自然就产生一定的效果。
二、孩子没有读书习惯
培养孩子读书习惯很难,我的孩子拿住书读不到三分钟就能睡着,书就是催眠曲。怎么办,陪读,看着读,选一些必读书,立着读,大声读,不坐躺读,有时读完会问他作者或做简单故事介绍,以保证读书效果。
三、孩子没有兴趣爱好
培养爱好,买轮滑,买足球、篮球、乒乓球,买象棋、围棋、跳棋,我们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该花的钱一定要花,其次是陪玩,家长要学着和他们一起玩,这样更易亲近和沟通。孩子的爸,原来好多项目都不会,现在也能走轮滑,能下象棋,进步比孩子大,经常和孩子比赛。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在音律认识上很敏感,就报名参加电子琴、钢琴学习班,挖掘他的天赋,逐步培养成爱好。
其实每个人的教育经验都各有所长,不一定能适用每个人,但是能把好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对大家来讲也是一种启发。我认为好的教育经验提炼关键就在于最原始最朴实的东西呈现给大家就可以了,另一方面就是把你的经验用语言或者文字表达出来就需要你自己提炼。用最好懂最容易让人接受的语言就是最好的。
怎样从一个年轻老师做到一个骨干教师?
好学上进,多吃苦,多向老同志虚心学习,多锻炼自己,增加阅历,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经验,搞好和领导及同事们的关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自己成熟,丰富了,业务倍棒,自然就成为骨干了!
要想从一个年轻老师变成骨干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去努力。
1.先练好教师的基本功,比如三笔字,就是“钢笔,毛笔和粉笔字”,同时,练好普通话,这是骨干老师的必备条件,必须扎实掌握好。
2.学会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家长”。这是教师技能中最主要的,只有能理清教材的重难点,并且知道怎样的教法适合自己的学生,才能把学生带到知识的殿堂。
3.学会班级管理。一个班几十个孩子,聚在一起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教育远不止教知识那么简单,还要交学生理想,品德,与人相处等等,还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班规,以及奖惩制度,一个好的班主任,必须是好的管理者。
4.要经常写教育故事,善于从实践中总结出教育方法,并写成论文,或者进行课题研究,把自己从实践中的收获推广给更多的人,发挥一个骨干教师的光和热。
一个年轻的老师想成为骨干老师,作为一名同行,我给你几点建议。骨干教师我认为分为两种,第一是教育教学能力,第二是处理学校各种事务能力即领导能力;两者其实可以结合;
第一打铁还需自身硬。
我们本职都是工作都是教师,一定要把自己提高教学能力,在平时多备课,备学生备方法,认真写教案,把课教好,这是作为教师的基本能力;也是走上领导岗位的有利条件;
第二勤思考,勤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工作之余一定要多思考,多总结,然后根据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补齐自己的短板,比如说优质课,就是我们教育教学的基本证明,含金量也比较高,这里我们就需要了解我们蒋优质课的条件,能力,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领导骨干就是越到不会解决的问题多请教,比如说怎么接待家长,怎么解决有问题的学生,怎么干好上级领导交代的任务等等,咨询有经验的老师,汲取经验自己平时总结,就会一点一点进步;
第三多实践,多锻炼。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同样实践也是提高我们自身能力的绝佳途径,坚持不怕苦不怕累的态度,利用学校的各种机会锻炼自己,多参加教育教学比赛,校内公开课,区级优质课,市级比赛。行政能力就要做好上级安排的任务等等。
坚持用心,坚持,你就会成长,就就会成功,愿你快速成长,成为骨干教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师30年教育经验交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师30年教育经验交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18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