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指导阅读学习,怎样指导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怎么指导阅读学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怎么指导阅读学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做好课内阅读?
关于课内阅读,是保证成绩的基础,可以说,目前大部分的考试内容还是以课本内容——最起码也是课本内的知识点为主的。
要做好课内阅读,我觉得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这对于了解、读懂文章很关键,也容易培养阅读兴趣。就像《观沧海》,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同学对曹操的了解是片面的,如果不先改变看法,很难真正理解这首诗。
其次,课本下面的小字的注释争取全背过。这是基础常识考试的重点。课内的文言文、诗词、要求背诵的现代文要求能达到默写的程度。
第三,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拓展阅读。以语文为例,学了《秋天的怀念》,你可以阅读史铁生全篇的《我与地坛》,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可以读《朝花夕拾》。这样既可以***你更全面地理解课文,又拓宽了阅读。
非常高兴能回答题主的问题。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指对课本儿内的文章的阅读。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基础。那么如何做好课内阅读呢?下面作为初中语文老师的@乐园老师说语文来为大家说一说该如何去做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包括课内现代文阅读和课内文言文阅读。
拿到一篇课内记叙文,我们需要怎样去做呢?
1.首先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拿到一篇课文,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要了解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他是哪里人,写过哪些文章,有什么成就,然后我们要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篇文章,目的是什么?
2.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只有解决了字词问题,我们才能更快的去深刻体会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
3.还要学会赏析这篇文章。赏析文章都从哪些方面入手呢?(1)记叙文的人称。看一看这篇文章用的是第几人称,它的作用是什么?(2)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加以理解和概括。(3)弄清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情节。(4)把握文章的线索。(5)弄清标题的含义及作用。(6)搞清记叙的顺序。文章用的是顺序倒叙还是插叙以及他们的作用。(7)分析各个段落的作用。(8)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及作用(9)会赏析精彩的语句(10)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11)文章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2)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13)文章的主旨是什么?(14)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15)文章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这就是记叙文的课内阅读。只要我们能按照这个顺序去掌握,那么,课外阅读也就迎刃而解了。
课内阅读,尤其是语文课内阅读,许多学生不重视。这些学生大多认为高考语文阅读都是考课外的,课内学与不学意义不大。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试问,被认为最能拉开成绩、花了时间又最易提分的数学,高考会考课内现成的吗?无非是掌握课内题型,学会知识迁移罢了。语文课内阅读也是如此,一篇篇课文就相当于数学中的一道道例题,需要学会阅读分折,并学以致用延伸到课外,阅读能力就在内读外练中逐步形成。
那么,该如何做好课内阅读呢?语文课内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阅读方法不一,在此,谨以读懂小说主题为例,概述浅说。
好的***,易读难懂,关键是好***主题往往具有多元多义性、模糊复杂性,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及标题暗示来多方联系获取。
例如苏教版"外国***鉴赏"中《礼拜二午睡时刻》一文,写的是一位母亲带着年幼的女儿坐火车去拜祭被当作“小偷"而打死的儿子的故事。***情节并不完整,最后在母亲"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这个准备去祭拜的***情节戛然而止。为什么祭拜将要开始时却突然结束了呢?其实这就与***要体现的主题有关。此文并非以刻画亲情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问题和人性真善为主旨,因此,在展现完社会各个层面的表现时,也就完成了***的使命,至于其它,就交由读者通过想象来填补这个艺术空白,从而也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另外,再经由人物、环境及标题选择“午睡时刻"去拜祭的分析,就能很好地把握住主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么指导阅读学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怎么指导阅读学习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20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