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经验交流,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经验交流材料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经验交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经验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家长对送教上门的要求和建议?
一是送教上门的人数和比例过多过高。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2020年我国送教上门在校生分别为11.64万人、17.08万人、20.26万人,分别占当年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7.48%、21.5%、23.0%。送教上门本来只是不得已的补充手段,却成为残疾儿童教育安置的主要形式之一,严重违背这一制度设计初衷。
二是送教上门的实施标准缺失,送教对象被泛化。现有法律和政策文本均强调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和评估受教育能力,但教育安置的评估标准缺失,导致很多可以入校的,特别是部分中轻度残疾、具备自主能力的残疾儿童被动成为送教上门对象。
三是送教内容不明确、时长过少,送教效果打折扣。各界对送教上门的认识不清晰,或者有所认识但服务能力不足,普遍存在以送关怀、送温暖、送物资代替送教学的现象。送教课程的设置无章可循,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有限,还存在部分送教家庭因条件所限无法利用课程***。一项对西南地区522名送教上门家庭的调查发现,74.7%的残疾学生每月仅接受1-2次送教,每次学习时间绝大部分在2小时以内,送教效果不明显。
四是送教队伍建设不足。接受送教上门的残疾学生居住分散、距离遥远,残疾类别和程度不一,各方面能力水平差别大,而送教队伍普遍以特教学校和个别普校的专任教师为主,结构单一、专业水平有限,难以满足多学科教学和多类别需求。同时送教老师既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还面临各种安全风险,却缺少相应的工资报酬、专业支持和社会支持。
送教上门是什么意思?
送教上门是特殊教育中,针对有重度残疾的学生进行的上门教育的教学方式。
送教上门的含义就是由一位教师把对学生制定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带到该学生的家中,并对其实施***、评估的过程。事实上,在中国送教上门这一形态很早就已经产生,只是在名称和实施的对象、手段上有所不同。我们把这种形式叫做家教,对象一般都是普通学生,教师到学生家中为学生补习或拓展知识,然后从学生家长那里得到相应的报酬。发展到今天,我们所说的送教上门的含义已经有了一定的限制,其对象一定是有特殊需要的特殊学生,而对他们的教育、教学是无偿提供的,他们得到的应该是免费的教育,这才符合“零拒绝”的思想。
送教上门,主要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孩子,比如智障儿童,自闭症,一些重残疾儿童,他们因为身体原因没办法入学,***和学校又不能不管他们,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安排学校的老师去他们家上课,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这就叫送教上门,主要是特殊教育学校!
送教上门是特殊教育中,针对有重度残疾的学生进行的上门教育的教学方式。
送教上门的含义就是由一位教师把对学生制定的学习内容、学习***带到该学生的家中,并对其实施***、评估的过程。事实上,在中国送教上门这一形态很早就已经产生,只是在名称和实施的对象、手段上有所不同。我们把这种形式叫做家教,对象一般都是普通学生,教师到学生家中为学生补习或拓展知识,然后从学生家长那里得到相应的报酬。发展到今天,我们所说的送教上门的含义已经有了一定的限制,其对象一定是有特殊需要的特殊学生,而对他们的教育、教学是无偿提供的,他们得到的应该是免费的教育,这才符合“零拒绝”的思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经验交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特殊儿童送教上门经验交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2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