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督导体制机制经验交流,深化督导体制机制经验交流材料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深化督导体制机制经验交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深化督导体制机制经验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没做过巡店督导怎么办?
那就是头一次喽,巡店督导工作守则认真读一读,督什么导什么,工作程序怎么走,一般这种活都应该由老员工带几次。不过没关系,知道自己干什么,年青人,慢慢练,没有什么太难的。
个人督导和团体督导优缺点?
个别督导
优点:
(1)督导过程隐秘性高;
缺点:
(1)督导者的信息可能无助与被督导者的服务;
(2)容易发展成共同谋划的关系;
心理咨询师怎么样才能找到适合的督导?
督导分为三种
个体督导
个体督导的形式是一对一的,每次50-60分钟,一般每周一次。
一般是原则临床经验远远比自己丰富的咨询师作为督导师。比如你咨询小时数是500以下,那至少得找咨询小时数2000以上的咨询师作为你的督导。
更加严格来说,督导老师必须接受过针对督导老师的培训,才容易保证会是个比较称职的督导老师。也就是说,怎么样当别人的督导,也是需要学习的,不是光评经验多就可以。
督导老师的流派背景也有讲究。一般来说你想学哪个流派,就找哪个流派的督导老师。否则到时候两个人熟悉的理论不是一样的,那会挺麻烦的。督导老师最好是熟悉不同流派,但是有所专精,这样可以给你多介绍些不同的理论。
督导老师的角色:顾问、老师、咨询师。
顾问是指,你有问题直接问他,他回答你。
老师是指,你把咨询过程讲给督导听,督导从中找问题、挑毛病、给建议,促进你反思和改进(这个过程最紧张最吓人了…)
咨询师是指,督导师发现你咨询过程中存在一些个人议题或者你过度紧张之类的,督导师会提醒你,一定程度上帮你处理一下情绪。但毕竟不是完全的咨询,所以对你的个人问题,他也不会处理太久太多。
心理咨询师做个案总有遇到瓶颈或不知道自己方向是否正确需要人指导的时候,这个时候通常会找上级咨询师去做督导,比自己经验更丰富的咨询师会从他的角度帮你更深层次的考虑你忽略或者错误的问题。
还有一种就是同辈督导,可以***用团体几个人一起讨论的模式,每个人说出自己的观点,大家讨论,引起头脑风暴,从中扩大思维收获感悟。
总之,督导是每个咨询师都要做的,才不至于偏离方向。至于合适的,还是要根据对这位咨询师的了解,还有是否契合。再有就是找与自己同一方向的咨询师,比如研究精神分析的,如果找认知的督导可能讨论起来就没那么顺畅了。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的推荐去试一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深化督导体制机制经验交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深化督导体制机制经验交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3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