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工作经验交流,教师职称工作经验交流发言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师职称工作经验交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教师职称工作经验交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年教师法对职称问题的诠释?
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早已漏洞百出,许多优秀教师苦于职称评定。今年各地纷纷出了教师职称评定新制度,其中包括了根据教师工龄,不受职称结构限制直接定级。
河南省于2020年10月出台相关规定,在农村学校累计从教25年的在岗在编教师,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评聘中小学高级教师。在农村学校累计从教20年的在岗在编教师,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评聘中小学一级教师。在农村连续从教满30年且离法定退休年龄不满5年的农村教师,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通过职称“绿色通道”考核认定中小学一级教师。
山东省发布《基层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审标准条件》,符合标准条件的乡镇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在乡镇从事教学工作10年以上申报中级职称,20年以上申报副高级职称,30年以上申报正高级职称,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现在政策基本上对乡村教师倾斜,一方面是因为乡村教师评职称比城市教师更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乡村教师工作环境更加艰苦,为了留住教育人才,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职称评定与工龄挂钩,其实也是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当代教师职称制度应该何去何从,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教师评职称是否要求有班主任经验?
个人认为,无需苛求。有,当然好。没有,也行。因为学校不是没人都有班主任当。就好像当教育局局长一样,***可以当妈?因为全县的教育局局长,只有一个人呀!难道全县那么多的老师当中,就只有他(她)可以当局长吗?在里面就饱含很多因素。我认为,有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就可以上职称。
班主任经历对教师的成长无可替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尤其是学习心理,班主任是接触这些最好的途径。熟能生巧,年代长了,只要用心,教学水平会迅速提高的,虽然这些实际经验那些所谓专家学者不能够认同,因为那些人一直不在一线,他们只对课堂上的那些花哨东西感兴趣,只对那些所谓的能力感兴趣,他们都不知道积少成多了,只知道***大空,关键是他们还掌握了教育的发言权。
有的,无论是评中级或是高级在任职条件中(必备条件)明确要求有班主任或辅导员经验。
但由于地方文件内容具有一定地方性,而且解读方向也不尽相同,所以参评教师要根据实际解读文件,实在不懂的可以咨询本校教研处或是电话咨询当地评审部门(有的地方是教育局有的地方是人事局)。
在中小学中,班主任也算个“官”,责任大、琐事多、收入低甚至没有津贴(有的是学校每月承担150元/月,年终绩效体现150元/月;有的是直接在年薪绩效体现300元/月),这也让学校班主任人员安排工作很难开展。因此学校通常***取“鼓励年轻教师、组织安排中老教师”,这样不仅有利于新老承接,同时也保证班主任队伍持续多元化。
当然,在职称评定上要求班主任、辅导员经验本区也是近3年才要求的,这从教师个人根本利益上做出引导,请中级原则上要求最少有1年班主任经验,或是承担一个学生社团的辅导工作;高级参评原则上要求3年,或是承担一个学生社团3年的辅导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为学校在班主任津贴低或是没有津贴的前提下解决燃眉之急。
学校要求的是班主任经历,而非经验。
我们学校是要求的,目前高校的职称评定权利已经放到各个学校了,2017教育部就提出要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监管。所以,要不要有班主任经历是由各个高校自己决定的。
我觉得高校教师在意的就是一个时间自由,学生们都是成年人,又都有自学的经验,所以,一般高校教师和学生的[_a***_]都是淡淡的。一般,学生管理给了专门的辅导员来做。可是辅导员又无法管理好整个专业的众多人,毕竟,每个班的班干部评选,评先评优,贫困补助、入党和奖学金评定,太多事情了,高校老师肯定是不愿意花太多精力在这上面的,毕竟,我们每年面临的考核除了按部就班的上课,还有科研绩效:除了论文,还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别人以为的三个月的寒暑假,我们都在写项目本和论文,不然,科研分数不够的话年底科研绩效就要扣钱。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就把班导师和班主任机制引进来了,上述的各项工作由班导师完成,然后上报到辅导员。其实上面的工作还好,毕竟是按部就班完成的,但是,还有一个巨麻烦的工作,就是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处理:比如抑郁症学生等的处理。前期建档、中期的处理基本要时时刻刻关注有问题的学生,直到孩子毕业,真的是太累了,导致自己都有点心理异常了。
所以,最后导致很多教师为了评职称做班主任,评完职称就不再管理学生了。专职教师的工作压力已经很巨大,最后还要力不从心的从事班导师和班主任的工作。而我们学校给班主任的工作经费是一个月150元钱,还要最后述职,对于不优秀的教师,只有100元每个月,老师们也不满意,而学生觉得教师们平时都不在办公室,有事只能电话联系,觉得效果也不好。
最后,我觉得要引导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除了加大投入班主任工资,还是要挑选愿意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老师,热情才是将工作办好的金标准。然后将班主任的工作转化为一部分教学工作量,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引导优良的班风,班主任责无旁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师职称工作经验交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师职称工作经验交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3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