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自主学习指导-四年级数学自主能力测评

本文目录一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
1、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2、+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3、介绍数位。 一开始上课时,同学们读的万以内的数都是由几个数字排成一横行,也就是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各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如3876,是由3个千,8个百,7个十和 6个一组成的。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有良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在导入新知时精心创设情境,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催生出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
培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方式来增加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部分学生对数学有畏难心理,要想学好数学就要把数学视作一种游戏,保持主动、放松、怡悦的心态。其次,学生要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增强自我调控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和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参加和组织各种与数学相关的竞赛和活动,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要想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带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即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逐步到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发现数学学习中的问题,继而去开展探究式学习,带着问题去参与课堂的学习内容。
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发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所谓“自主性”是指学生自身产生的一种对学习的需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
辅导四年级孩子的数学,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比较好呢?
1、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可以让学生“读”数学,多读几遍,自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这时,再对其进行学习,自然是水到渠成,轻松简单很多。
2、如果是粗心大意的问题,那一定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面教育,从学习态度上纠正孩子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上,要多锻炼孩子的耐心和细心。
3、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各年级阶段都担负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任务,尤其是作为承上启下的四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训更显重要。
4、培养孩子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年级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黄金时间,这个时候养成一个学习的好习惯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5、家长可以抽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去辅导孩子写作业。
6、如果说四年级成绩特别差,又想要迅速提高,可以尝试一下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2~4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题。
3、四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_a***_]第109页例4,课堂活动,练习二十一。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自主预习
1、在预习过程中,动手写一写,做一做,概念是否明白,方法是否掌握,可通过练习进行自我检测。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都是为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出的。
2、在课堂教学之余,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如举办趣味数学小讲座、数学竞赛专题讲座、学习方法讲座、学习经验交流会、出版数学墙报等来调动各类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
3、《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也应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知识。
5、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进行预习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对学生说:“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
6、夯实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小学数学如何预习 “先读书,划批注”是预习的第一步,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读课本的过程就是一个感知新知识的过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