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技教育经验交流会,学校科技教育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学校科技教育经验交流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学校科技教育经验交流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二、学生围绕该问题先要独立思考,使自己对该问题有初步认识和印象,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三、小组合作交流
1.组长要先陈述需要讨论合作的问题。
2.组员要围绕该问题讲述自己的认识,其他组员要认真倾听。
3.组员要围绕该组员的发言,进行评论,对他的观点进行驳斥、补充。
4.组长要在其他组员对该问题没有异议时,进行总结,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语文课堂中选择最多的方式。笔者经常告诉学生,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之后,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交换之后,每人就有两个不同的想法。我想,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交流,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更多。如何让合作更有效,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
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九课《竹节人》为例,这篇课文一开始就给出了阅读任务,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时候出示表格,分配一下每个小组要完成的任务。明确了任务,学生就会第一时间选择文本,进行合作学习。
第二,交流成果,让合作更高效。
这是合作学习最为关键的一步,教师可以走进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去发现,把自己的收获第一时间和小组成员交流,说不到的其余成员进行补充。每个成员发表完自己的看法,达成共识,完成一开始出示的表格。比如《竹节人》的一个阅读任务是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学生快速浏览完文本后找到相关段落,抓住关键词语交流心得。这个任务并不难,就看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话表达清楚,当学生在表述的时候遇到困难,其余的成员就要发挥作用,适时补充。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一定要跟进,如果老师不能跟进,往往这样的合作会流于形式,合作探究不能深入,也就达不到学习目的。
第三,汇报交流所得。
小组合作的效果如何,就要看小组成员代表的汇报。这个时候要让小组互动起来,各抒己见。当一个小组成员提出疑问后,别的小组可以介绍解决方法。全班交流是突破难点的环节,让文本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依靠全班的力量进行突破。
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见很有效的学习方式。
课堂上经常看到学生二人组、四人组、六人组等各种人数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的热热闹闹能激烈讨论;有的则相顾无语、沉闷无措;还有的小组状况百出,各种原因导致不能有效开展学习活动。
要想小组合作高效,要做到如下:
1、加强小组建设
小组成员分配要做到科学合理,男生和女生、好生与弱生合理分配,各小组结构相似,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均值。
2、合理分工合作
发动学生积极性,组建小组机构,以小学科学为例配备组长 、 副组长 、材料员 、操作员 、协助员 、记录员 、观察员 、 汇报员 。
3、注意:角色轮流互换,***机会均等。
课中长此以往,成效刮目相看。
如何评价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办学历史不长,1986年开始筹建,1991年才开始招生本科生,虽然不像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等港校历史悠久,但是这些年进步很快,现在已经成为一所国际知名学府。2018年QS发布了世界大学排名,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30,亚洲大学排名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3位,2018泰晤士发布了亚洲大学排名香港科技大学排名第5位。现在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这所亚洲有名的大学吧!
1、主管部门
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
2、大学属性
AACSB认证、EQUIS认证,研究型大学,香港八所受***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大学之一
3、学校院系组成
由理学院、工学院、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及霍英东研究院5所学院组成,下设19个系,19个专业,有17个系和两个部开办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其中工商管理学院在亚洲排名第一。
4、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很强大,拥有来自世界30多个[_a***_]的400多名教授,这些教授大部分毕业于世界顶尖名校(如哈佛、麻省理工、耶鲁、斯坦福、剑桥、牛津…)。
5、校园环境和生活情况
香港拥有8所公立大学,其中就有2所大学跻身于世界最美的大学行列之中,它们是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它们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美迷人的自然环境,它们是青山与碧海间的宠儿,是蓝天白云下的骄子。
到香港旅游,参观世界最美的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的校园就是一个大花园,这里的校园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的校园就是一片无敌海景。站在校园里,就是站在山峰上,你尽可放眼而望,没有大都市的繁闹嘈杂,没有高楼大厦的拥挤不堪,闯入你眼帘的是碧海蓝天,无限美景。
你们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中每做一件事情就要留痕来证明怎么看?
作为一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去年有幸参加了一次培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校园危机***工作原则”中,培训老师讲到:工作留据,检查留影,处理留痕。我想这些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平时可能会觉得很麻烦,但如果当你真的遇到一些突发***时,这些平时的“痕迹”很可能对你会大有帮助。
对于在具体的授课环节,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你的教案,听课笔记,课后反思等等一些日常教学工作的积累,很可能就是你未来发表论文,搞科研,出教学成果的关键。所以在这一点上,年轻老师更应该重视,不能把它当做一种负担。你现在的努力,是为你的将来打基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学校科技教育经验交流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学校科技教育经验交流会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41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