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验交流评价指标,教学经验交流评价指标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学经验交流评价指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教学经验交流评价指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怎么分级,又怎么升级?
专业技术岗从高到低分为12个档次。
1级,简单来说只有两院院士可以享受,代表的是我们国家各行各业最顶尖的技术力量,在各自的领域内对国家有极大的贡献。
2级,多为高校著名教授,一般高校内名额也不多,竞争非常激烈。另外,在省一级的事业单位会有设置,名额相对高校更少,我所在的系统,全省只有一位2级岗,且岗随人动,是我辈之楷模。
3级,高校里设置较多,省市两级事业单位都有设置,名额稀缺,我单位就有一名3级研究员,全局只有三个3级岗。
4级,是正高职称的最低岗,只要获得了正高级职称,且单位设有4级岗的就可以受聘上岗。
以上是正高级职称所对应的四个小级别岗位,副高满5年后可以申报正高,江苏省今年工程类正高的评审硬性条件是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论文3篇以上,实用新型专利2项或发明专利1项,市厅级项目2个以上,这几项硬指标都要求排名第一,缺一不可,其中发明专利和市厅级项目对等,满足一种即可。
5—7级,是副高级职称对应的岗位,每级之间工资差距在300—500之间,工程师满5年后方具备申报资格,各专业都有相应要求,一般来说都对论文、参与项目有要求。
8—10级,是工程师级职称对应的岗位,每级工资相差200元左右,研究生毕业满三年后可直接评定。
11—12级是助理工程师对应岗位,是研究生毕业初定岗位。
12级以下为技术员级,一般是本科毕业初定岗位。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一至十***。一至四级是正高,五至七级是副高,八至十级是中级,十一到十***是初级。具体晋升年限要求如下:
- 初级晋升中级要求年限为4年;
- 初级、中级晋升的内部等级晋升一级要求年限为2年;
- 中级晋升副高要求年限为5年;
- 晋升副高和副高内部等级要求年限是3年;
- 副高晋升正高需要按规定重新评定,要求年限为5年;
上述的年限只是晋级的基本年限,能否晋升还要取决于单位有空缺职数和组织聘用,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一般来讲是1:3:6。
如果单位无正高职数,则副高中的五级、六级、七级比例设置一般为1:2:2。
中级职称中的八级、九级、十级设置比例为3:4:3。
初级职称十一级和十二级的设置比例是5:5,对于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无职数限制。
达到基本要求、单位有空缺岗位、单位也同意聘任三个条件同时满足,就可以晋升相应岗位。
我是人社局事业单位人社管理科工作人员,从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任、公开招聘等工作。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一至十***。一至四级是正高,五至七级是副高,八至十级是中级,十一到十***是初级。根据岗位设置有关政策,一般情况下,初级、中级晋升的内部等级晋升是2年一晋升,副高级是3年一晋升。副高晋升正高需要重新考评。
上述只是晋级的基本年限。决定你能否晋升的,关键得看单位有没有相应的空缺岗位。一般单位的高中初职称比例为1:3:6,也就是说一个单位如有100个专业技术人员,那么该单位高级就有10个,中级就有30个,初级就有60个。如果不设置正高,五级六级七级的设置比例是2:4:4,八九十的设置比例是3:4:3,十一十二的设置比例是5:5。也就说,这个单位可设置五级岗2个,六级4个,七级4个(副高级)。八级9个,九级12个,十级9个(中级)。十一级30个,十二级30个(初级)。这个是设置情况,也就是说,这个职称名额就是你们单位的天花板。
单位有空缺岗位,并且单位也同意聘任你的情况下,你就可以晋升相应的岗位等级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学经验交流评价指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学经验交流评价指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nbtw.com/post/9352.html